ICI学术║ 崔允漷教授出席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并作报告分享“智能时代课程形态变革与课程实施革新”
▲
崔允漷 教授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
以下为崔允漷教授的报告全文,欢迎阅读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被认为是推动产业进步和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并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课题。许多国家纷纷发表人工智能发展报告。中国政府也不例外,在2017年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20年发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在这些战略性和先导性政策的基础上,人工智能如何在教育领域中应用也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热点话题,各国政治家或技术专家都在尝试与猜想中建构和描绘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未来。
其中,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场景至少有8种:智能辅导、微格教学、自适应学习、沉浸学习、自动测评、课堂评价、数据决策和智能治理等。这些应用场景有些可能刚刚开始探索,有些已经在特定的情境或特定的人群中存在,并且一些做法已经在不同的区域或国家层面取得了成功。尽管如此,但客观地说,人工智能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至今依旧鲜有突破。特别是与医学人工智能相比,教育人工智能还是非常的落后,学校教育人工智能的进展则更为缓慢,这也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此,本人想就智能时代与学校课程教学的关系,与大家分享三个观点:
➽ 第一,智能时代不是让“人的智能”变成人工智能,而是要培养掌控和发展人工智能的人。
技术专家的预言尽管不一定应验,但极具鼓动性,它会促使人们不断去思考未来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从一百多年前美国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T. Edison)发明胶片投影机开始,就预言用胶片代替教材、用胶片投影机取代教师;到后来的电视教学、网络学习时代,又时不时有专家预言教师、学校有可能被取代,尽管这些预言最后都没有应验,但它们屡次刺激人们不断地去追问学校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便于每个人既能发展自己又能贡献社会。
作为新技术的人工智能同样促使一批有识之士去思考智能时代的人才素养问题,也导致每个国家去寻求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问题。有一点共识就是不能让人的智能成为人工智能,而是通过正确地掌控人工智能来发展人的智能,强调技术背后的正确价值观念。中国政府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构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形象,强调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育,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这既是智能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使命。
➽ 第二,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专业标志,智能时代课程形态的变化是从“面向每个人”发展为“适合每个人”。
历史地看,农业时代的教育是经验化的,几乎无课程可言;工业时代因效率追求需要对每一位劳动者进行专门化的教育,于是就有了“面向每个人”的课程,但此类课程以标准化、专门化、低选择为特征,易“让人异化为机器”;智能时代针对上述弊端,需要以人的充分、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建构“适合每个人”的灵活多样的课程。
中国政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已经形成了“中国方案”,即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国家课程为主、地方或校本课程为辅,兼顾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改造传统的单科独进的科目类型,探索学科内的知识整合、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课程的建设,加强课程的综合化;设置最低毕业学分,放大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利用智能排课的优势,开发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强化课程选择。
➽ 第三,智能时代的课程实施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学习中心,“学习+数据”的双核融合是未来教学的标志。
时代不同,所关注的问题也不同。哲学时代的教育学特别强调如何教的问题,心理学时代的教育学更多的是关注如何学习的问题,信息学时代特别是智能时代的到来,教育学必须要超越单纯的学习中心,在信息技术、云技术、5G、 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教育学更要关注“学习+数据”的双核融合:学习生产数据,数据驱动学习。哪里有学习,哪里就有数据;哪里有学习的数据,哪里就有基于证据的学习。教师借用智能技术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又在发现、收集、分析、研究数据,并做出新的课程教学决策,实现从数字化课堂到数据课堂,推动基于数据-证据的因材施教,凭借智能时代的技术,逐步实现适合每个人的“异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9 年底启动了关于“教育的未来”的旗舰性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旨在辨析未来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基础上,重新思考教育、学习和知识的定性和定位,是面向2050世界教育的指导性文件。
往期精彩
ICI服务║汇智聚能,课程所召开高中“双新”示范区建设研讨会
ICI服务║台州市教育局一行来访课程所考察交流
为课程·为学生·为未来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